此壺為朱泥胎,制壺者為申錫申錫,道光至咸豐年間宜興紫砂製壺高手,字子貽,善雕刻,喜用白泥,精者揑造,巧不可階。

由申錫傳世的壺藝來看,方器是他所善長的器型,無論是大方壺,方井壺,漢方壺(如以下圖片介紹,資料取自於網路),壺型都離不開方器的基本型識。此壺型具備了方井壺的剛毅,更融入漢方壺身柔和的線條,剛柔並濟間有著恰如其分的美感

文章標籤

swt57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王東石,清道光  同治年間製壺名家。別號"苦寙生",曾與何心舟等赴浙江寧波創"玉成窯",創製紫砂壺,王東石製壺深得古法,工法細膩,銘刻亦佳,喜用本山綠泥製壺,燒成白中泛黃脂如玉色,宛若珠绯。

《陽羨名陶錄》:「東石,同光間人,造壺得古法,刻工精細。嘗為胡公壽製壺。」

文章標籤

swt57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王東石,清道光 同治年間製壺名家。別號"苦寙生",曾與何心舟等赴浙江寧波創"玉成窯",創製紫砂壺,王東石製壺深得古法,工法細膩,銘刻亦佳,喜用本山綠泥製壺,燒成白中泛黃脂如玉色,宛若珠绯。

"石銚"是石瓢最早的稱呼,銚是一種金屬的小烹器。銚從金屬器皿變為陶器,最早見於北宋蘇軾"試院煎茶"詩: "且學公家作名欽,磚爐石銚行相隨"。蘇東坡把金屬"銚"改為"石銚",這與當時的茶道有著密切的關係。蘇東坡貶官到宜興蜀山教書,發現當地的紫砂罐煮茶比銅、鐵器皿味道好,於是他就地取材,模仿金屬吊子設計了一把有壺嘴又有樑(壺提)的砂陶銚用來煮茶,這銚也就是後人所稱的"東坡提樑"壺,最早的紫砂"石銚"壺。

文章標籤

swt57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
swt57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   據記載-愛閑老人為 明嘉靖至萬曆年間人,真實姓名不詳。作品有宜均窯筆洗,紫砂盆器....等作品流傳。

文章標籤

swt57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    陳曼生(1768-1822),乾、嘉年間人,字子恭,名鴻壽,號曼生、曼公、恭壽等,所用齋軒名有阿曼陀室、曼陀羅室、桑連理館等,嘗於力溧陽縣宰時,與文人及壺手合作,首創紫砂茗壺與詩、書、畫、印藝術相結合之風氣,並創「曼生十八式」之壺式,其與諸家合作之茗壺,世稱「曼生壺」。

swt57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蔡錦泉(1809—1859)字文淵,號春帆,廣東順德人。道光十一年(1831)解元,道光十二年(1832)進士,官編修,督學湖南,至內閣中書。通經史、工詩文,與伍元華友善,伍氏延宜興名手制壺。能山水,從婦翁謝蘭生(裡甫)學,用青綠稍變其法,所至名勝必圖以紀之。著聽松山館集、春帆詩鈔。

IMG_3545.JPG

文章標籤

swt57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史冊中記載,陳辰 字共之,為明代萬曆至崇禎(1573~1644)明朝末年紫砂名工,另有文獻記載為(約1620-1660),年代僅供參考。

周高起《陽羨茗壺系 別派》︰「陳辰,字共之。工鐫壺款,近人多假手焉,亦陶家之中書君也。」

swt57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    此壺為朱泥所制小壺,從朱泥胎質的風化程度來看,至少已有百年之上。

其雕飾精巧細緻,雖為擋胚塑型,但鯉魚身上的鱗片分明,紋理清晰,搭配其銘刻字體工整且流暢。

swt57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 王公其-生卒年不詳,史料記載中有清初與清中之說。


swt57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